(武汉行:图片由刘雅欣拍摄)
《武汉行吟》之二
上官凤笠
挂印辞官隐茅庐,晨昏浅唱赋枯树;
旷野幽径鸟朦胧,林下泉石人独孤;
水岸白沙恋花叶,月底清风凝露珠;
千秋楚天云梦泽,瑶姫何时嫁帝都?

(武汉行:图片由刘雅欣拍摄)
丙申六月十一(2016.07.14)日凌晨00:55分,依例整理日志。昨日下午17:49登车自华东局江苏溧阳来武汉华南局,夜10:00整抵达,下车即是一股热浪,浑身汗流;驾驶员赵欣已在车站等候多时…一路无话,至八一路宾馆,他将房卡从总台领来给我,然后开车回小车班…
赵欣在军队服役13年,三级士官,言语极少,行动敏捷,谦虚谨慎,忠心耿耿!
夜来窗外风雨飘摇,约一时,放晴;予翻书《古文观止》,无可阅;又翻书《资治通鉴》,正好是长江山峡巫山神女之传奇~与时事贴切,于是静读;至凌晨01:00时,写这日记!
广元上官氏即日于中国沙漠建设(志愿者)兵团执委会华南局武汉市八一路军培大厦
附录:
巫山神女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之一。一说为炎帝(赤帝)之女,一说为王母之女,本名瑶姬(亦作姚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咸山(今山西省夏县),因而为神,精魂化为灵芝。
宋玉《高唐赋》:昔楚怀王游云梦之泽,梦神女曰:“妾在巫山之阳,高邱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汉书·文苑列传》:“楚灵王既游云梦之泽,息于荆台之上。前方淮之水,左洞庭之波,右顾彭蠡之隩,南眺巫山之阿。延目广望,骋观终日。顾谓左倚相曰:‘盛哉斯乐,可以遗老而忘死也!’”从此,后人常以“巫山云雨”诗词歌赋。这个典故 所指“巫山”原本是今湖北云梦的巫山,又称阳台山;魏晋之后,以讹传讹,开始被人张冠李戴到长江三峡地区。
《方舆胜览》:“阳台山,在汉川县南三十五里,或言宋玉作《高唐赋》处,有裴敬碑载其事。”《太平寰宇记·淮南道》:“阳台庙在县南二十五里,有阳台山。山在汉水之阳,山形如台。按宋玉《高唐赋》云楚襄王游云梦之泽,梦神女曰:‘妾在巫山之阳,高邱之阻。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遂有庙焉。今误传在巫峡中县。今裴敬有碑以正其由。”当代学者赵逵夫也认为楚人所说的“巫山”在今湖北汉水以南的云梦泽一带,故登云梦之台可以望见“巫山”的高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