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为幸福大中华计划执行小组成员段建民同志题词"壮志凌云":图片由赵东阳提供)
《旅途随笔》
~行走在没有历史参照系的变革大时代之一
上官凤笠
题记:那些在浅水区我们摸着就能过河并曾以此辨别路线方向,甚至我们也曾借来垫脚呼吸的“石头”,在逐渐涉入改革洪流深水区的今天,那些大小“石头”就成为我们航行在没有航标参照系的潮流中潜在而巨大的危害!
反思我们改革初衷
~我们为什么“过河”?
谈到改革开放,就不得不从时代背景说起;而说起时代背景,又不得不进行文化领域的探讨和反思;其实社会文明的进程就是千百万组成社会细胞的人类苍生生命的进程;基于此,回顾三十五年风起云涌社会大变革,对于帮助提高我们同龄人的觉悟,帮助提高我们同龄人子女在更多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性,帮助提高我们同龄人子女的子女学习兴趣和历史认知,我想,还是大有裨益的!
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乃至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毛泽东主席逝世,围绕“谁成为接班人”和“走一条什么路线才能更好继承遗志将革命进行到底”等问题,党内展开了激烈的有针对性 的明争暗斗;这从成立于1976年9月13日毛泽东主席治丧委员会的中央政府领导人名单序列,就可以清楚看到“宫廷斗争”已步入正题。
1976年10月6日,在主持中央工作第一副主席华国锋的支持下,华国锋叶剑英等坐镇中南海怀仁堂,汪东兴奉命通知王洪文张春桥参加常委会议,讨论有关毛主席纪念堂选址和《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问题,果断将王张二人挡获;与此同时,李连元等警卫人员也分别将江青姚文元等人抓捕…一场震惊中外粉碎“四人帮”行动历时35分钟在无声无息中顺利收场;仅以年轻气盛的王洪文抓起会议桌上水晶烟缸砸断叶剑英左手一节食指为代价,从而平息了 持续党内十年之乱的派系斗争(这里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公开史料,纠正《邓小平》影视中对邓小平在这场斗争中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的个别片段)!
(习近平主席为幸福大中华计划执行小组成员段建民先生题词‘中国梦’:图片由赵东阳提供)
“四人帮”倒台后,因为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太多太复杂原因,抓纲治国,拨乱反正就成为当时中国政治的第一主题。回顾那段让人百感交集的现代历史,从今天来看,中央尚未明确拨乱,个别地方和个别领域倒是先反起正来了。比如知识青年大量回城,形成了一股汹涌澎湃的时代潮流,没有关系暂回不去的下乡知青则怨天尤人,更多不明就里的知识分子则纷纷扰扰,以小品以诗歌以文学创作以电影剧本来展示他们的青春,激情,梦想,理想,价值,人生,以及迷茫,失落,惶惑,哀伤,愤怒,反思,寻梦等…
于是以电影《泪痕》为代表的伤痕文学派首先映入人们的眼帘;
接着文化领域吹来反思历史的风潮,一大批出言无状的文章乃至影像登上大雅之堂;
接着改革文学开始了,以《赤橙黄绿青蓝紫》、《厂长今年二十六》为代表的影视出现在公众视野;
寻根文学接踵而至;代表作《大莽林》,《我的遥远的故乡》,《黑骏马》…那是我最醉心快乐的童年,不满十岁的我整天沉浸在诸如《莽原》《北斗》《陕西青年》《北京青年》《瞭望》等等这些月刊半月刊文章里,知道了张抗抗铁凝刘心武贾平凹张承志顾诚傅雷王濛刘宾雁等等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坛几十年的大家名师!
始于拨乱反正,抓纲治国,而终毁弃于拨乱,正的未正,反的倒先反了。决心继承主席遗志,实现三年大治宏伟蓝图的华国锋,很显然,毕竟因政治斗争经验短浅,又兼“忠厚有余而智谋不足”,不得不倚重有被毛主席称之为“ 一生唯谨慎,大事不糊涂”孔明吕端似的英雄人物叶剑英。
叶剑英对于中国政党革命一生的贡献,正在于他的稳健与慎重。每遇紧要关头,则可见他老练沉着游刃有余的处事态度和人格魅力;这在十大元帅中绝无仅有的军事政治外交干才,是毛主席信赖一生重用一生的“顾命大臣”!
邓小平的复出及其晚年政治生命的巅峰,有赖于七十年代末期叶剑英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反复权衡国际国内政治利弊所作出的异乎寻常的壮举!1978年秋天召开的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我国改革开放“准备过河”的历史序幕,也拉开了“总计设师邓时代”的序幕。在气吞山河的执政党眼里的“过河”,放在亦步亦趋的百姓口中眼里就是“悲喜交加”的“下海”;于是那些响应号召胆大妄为先富起来的少数人“过河”后立马“拆桥”;那些巧取豪夺靠“草船借箭”的弄潮儿们,也在“下海”后径直游向大洋彼岸,扔下或抛弃还在“黄河岸边”望眼欲穿的父老乡亲,缺衣少食地守护着已经被那些败家子弟开发利用破坏殆尽的穷山恶水的故乡;这就是前三十 五年改革开放平富分配的真实写照!我们不能责备党的政策路线,不能咒骂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但我们是否应该问责执政党对于“开放改革”过程中前后几十年环境破坏资源枯竭人力丧失民怨沸腾社会动荡道德沦落等等伴生乱象的法律保障?难道仅仅靠某个“大人物”说一句“门窗打开了,新鲜空气进来了,苍蝇蚊虫也难免飞进来”轻描淡写的口水话就敷衍了事?这是历次历史事件的自然演绎,是容不得个别强权势力随意操纵和支配的“特立独行”的“民意资本”!若是连这样的历史都可以凭借权势随意操纵黑白颠倒,那么董狐就不会受到杀戮的胁迫;司马迁就不会受到宫刑的惨痛…虽然不是每个时代都会有王莽篡位,霍光监政,曹操夺权,慈禧垂帘的事实发生,但对于决定天下苍生生死大权“垂涎三尺”的王公大臣以及劳苦功高功成名就者,自古以来就不乏其人。
标新立异,是通常“区别”通过民运或借助武力改朝换代最理想最直接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上上策略;一为巧妙地衔接历史;二为堵塞民众之口碑,三为标炳青史之荣誉,四为个人利益之必须!
我国历史上以“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顺从民意”“恢复祖制”等等为名号,拦腰截断当朝政治的典故不胜枚举。最早记录在案的恐怕就是提出《九州律例》的禹的丞相皋陶(我们的正史往往对他有贤相的高度评价)。皋陶为相十年为禹的统治奠定了坚实而永久的基础。建立了部落间通婚信任赈灾互助团结和平友爱共存等等政治基础;
其后值得一提的便是史上著名的平王(宜臼)东迁,从而开启有25代君王历时又515年的东周时代;
有史学家认为,禅让制度的确立本就是“除旧布新”~是温文尔雅的改朝换代;是笑里藏刀的江山易主。那些一边“加紧篡权备好龙套却又粉面含春半遮半掩使人劝进三次礼成”的繁文缛节,实在是集中国政治厚黑文化之大成!最远的西汉末年年仅三岁的孺子婴“禅让”帝位与王莽;最近的民国初年“劝进”洪宪袁世凯…几千年帝制闹剧,直到1916年总算在中华大地黯然收场。虽然溥仪在伪满称号“康德”皇帝,但已经不是中国百姓自觉自愿接受的主子,而是日本种族在我东北地区“移花接木”的奴才试验
任何一段历史的进程都必伴随血雨腥风的灵魂呜咽。这些有人欢喜有人愁的社会演绎,正道出它丰富多彩的“人性”斗争特性和情感战争基础。
身为明朝臣子,同宗共祖的燕王朱棣,在“洪武”驾崩当年就迫不及待励兵秣马挥刀南下,以靖难为由,毫不留情斩断“钦定第二代”惠宗朱允炆执政四年的建文时代。这段历史,无论史学界怎样描写,无论文艺界怎样品评,无论政治家怎么解释,无论民间稗史怎样流传,差强人意的永乐皇帝毕竟较“循规蹈矩”的建文时代要辉煌许多;仅凭他残酷无情毫无节制的生杀欲夺,就令那些在他数十年把持朝政期间,四周潜伏的政客异己魂不附体胆战心惊。
拦腰截断“钦定”建文时代的燕王朱棣,在他“重新打下”的明朝江山南面称孤,开始了为所欲为的永乐时代。虽然他剥了大明忠臣方孝儒的人皮,杀了无数大明王朝的忠臣烈士,逼死了他的侄子朱允炆,奸了他侄子待选后宫的妃嫔,霸占了他父亲朱元璋给他侄子留下的王朝…但这对于已经号令天下威震八方的永乐帝,算得了什么要紧的大事?已经没什么人可以阻止他代表的北京时间历史的到来!
建文帝强大的“南方军”遏制不住“靖难”的北方铁骑;紫金山“开国皇帝朱元璋”庄严肃穆的明孝陵也威慑不了他犯上作乱的四皇子,燕王朱棣凭着朱明血统和冒着诛灭三族的危险步履艰难地打开了历史长河中属于“永乐皇帝”宝座的大门!
作为后人,我们不知道朱棣对那段历史的“篡改”到底起到了怎样深刻的意义?但从此起彼伏的动乱和持续多年北部边疆的战火以及代之而起的满清,我们似乎又觉得假如没有铁血手段的朱棣北方政权的建立,依靠偏安南京金陵一隅慈仁宽厚的惠宗,恐怕明朝气数未必能持续十二世换手十六个帝王经营十七个朝代历时两百七十六年的风云变幻吧?我想,这算得是史上立场鲜明有例可循的“过河”事件!
2014年9月7日于南太平洋尾角浪琴湾天玺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