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总理同志:
作为经历改革三十五年,中国因经济转型而“高速快捷”发展,导致若干央企和国营地方企业经济运行“肠梗阻”,从而引发或加剧各类社会矛盾,并在这种随时随地感受着缓解矛盾、化解矛盾的社会亲身体验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您,对目前中国经济的虚拟炒作和实业运行,乃至未来十年持续发展和战略规划,相信比站在“体制外围”却仍然忧国忧民的我们,在国家安全战略高度认识上,自然比我们清醒和透彻!
我们希望您如此;或者,我们希望您应该比仰望星空的温总理自导自演的泡沫十年,要作风务实和工作扎实些!
现在中国的经济,仍如脱缰野马狂奔在泡沫经济的虚拟轨道上,凡从事商业性经济运营者,荣耀如马云李彦宏及街头巷尾千千万万贩夫走卒,莫不以直销或“有法可依”的传销轨迹有意无意地推行虚拟货币政策,强行驶入一条诚惶诚恐前途未卜的市场经济“高速公路”…这几十年,别说是您,就是我们这些不懂经济的门外汉,也多少了解一些 “其兴也忽然,其灭也忽然”的国内外名目繁多之企业;结果是无数个千奇百怪上当受骗的故事在社交圈内流传未已,又有无数个身家性命在还未听完这些诉说别人也是诉说自己凄惨遭遇的故事中,苦苦挣扎纷纷沉沦。
虚拟经济的出现和运行,必须以实体经济的客观存在和良性循环为依托。中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应改革开放之运势一夜之间百花齐放的虚拟产业的形成,正是依赖于我国前几十年在集体所有制计划经济的稳扎稳打的基础设施上;如果没有那被后来某些改革派蔑称为“形而上学、全盘崩溃”的几十年计划经济,怎么会出现自83年后高速进入市场经济体制雨后春笋般此起彼伏令人目不暇接的形形色色的“经济开发区”?
今天我写这篇文章,不是用来检讨经济学术的论文,作为戎马倥偬数十年,早已从内心深处职业化思维定势的一介武夫,在经济建设这个问题上,向来只是采取多听少说的态度。但今天,当被我们的国家政策已经边缘化的军工企业又要面临大起大落的历史机遇十字路口,我想我有必要站起来向您和 您的政府部门,汇报我们对目前经济政策的理解程度和执行力度!
可持续性发展是在我们执政党“为民执政”几十年时断时续、摇摆不定的政策路线总结中产生的既符合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又符合人文风俗历史宗教信仰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新观念;表明我们从贯彻单纯的执政理念(如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接班人)问题上升到所有 决定国家安全的发展思路;在十六大提出这条科学观以前,尽管我们在一定决定国家命运的政治领域,朴素地坚持并贯彻执行着可持续性发展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但在形成党内统一尤其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统一战线的书面报告中,十六大会上正式倡导的“可持续性发展”科学观恰如春风一缕扑面而来,清新脱俗而又丝毫不偏离既定方针策略;这种通过通俗语言巧妙传递政治气象的卫星式理念的输出和渲染,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半个世纪年后到了第四代领导集体才逐渐明朗标新立异地进行着谨小慎微的转型偿试!
通过胡温十年的揉搓,中国社会制度从政党到民间都很清楚,无论是执政体制还是治国策略,都到了必须重新认 识改革开放若干年来的利益价值观问题了。这是不容忽视也不容错失的普遍性中国国情。因此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我们才掷地有声地宣告,要进入一场没有退路的深水区改革作业。怎样进入?如何改善?是沿着既定的曾经摸着石头淌过来的路线,继续墨守成规地亦步亦趋还是重新选择“过河”时机或地点?改革之河流必然是要过的,因为不过去就无法实现“观念大迁徙”;这如同非洲草原数以百万计的角马,必须经过千里迢迢的生死奔突,通过一条条死亡河流的一次又一次生死对决,才能够最终到达绿草如茵遍地芬芳周边环境相对安全的繁衍生息的栖身之地!
上天有好生之品德,万物有争竞之本能!种族如此,民族如此!
当今世界强弱之争竞,岂仅狼烟铁血之疆塞?一次稍无声息金融动荡,就可以成功瓦解争战国最高权力机构处心积虑的战略企图,和那些盘据在疆场一线时刻准备为统治阶级和利益集团献出生命的将士们的战斗决心!
经过三十五年片面化追名逐利的市场经济发展,我承认我们在金融业方面 确实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令人满意的业绩;但这些业绩是在我们走了多少弯路甚至被“暗算”的情况下才忐忑不安的取得。我不想举证某些因为一两次“侥幸成功”就曾经在电视机前面对中国人民信心满满得意洋洋大言不惭的政治家丑陋的真相;毕竟,他们只是我们曾经必须“摸着石头过河”某个时代的一段历史阴影。
那么今天的您,李克强总理,我关注您这些年所有的活动细节,从主政河南到发展辽宁到挺进北京,一路上坷坷绊绊的遭遇并没有使您产生“高处不胜寒”的去意,反而激励您“敢为天下先”的万丈豪情;当然,我在2010年给您的信中也设想过您执政后的经济规划,甚至乐观地认为您将清醒地抓住中国经济真正强大一统天下左右世界经济命脉的大纲~交通能源环境这三大民族科技产业的根本;但当我看见您和马云等舍本逐末的所谓成功人士谈笑风生,站在国外多个讲座毫无悬念介绍您身后屹立起来万众瞩目的中国经济时,我更多听到的是您对这些年国内经济形式的回顾与叙述,我没有整理出因您的侃侃而谈引申出来的我国经济发展未来十年二十年甚 至一百年的宏伟计划;我们不是强调持续性发展吗?我们不是尊重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吗?但我又想,持续性发展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可”,也就是值得信赖的已有的成功的正确的符合发展趋势的观点建议和思路。市场经济着力点,也就是发挥市场杠杆作用,通过正确的已有的成功的值得信赖的发展观念来循序渐进地引领,在计划经济的思路上找出对撬动市场“杠杆”长短的有效评估和掌控。我说这些话题当然会遭到一些自认为经济学专家们的嘲笑。
但是,引领世界文明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类对逐渐适应的环境条件和物质条件的合理性认识和改造;基于这点,我曾告诫那些自以为是的诸如吴敬链樊钢以及某某大学的“经济上大师”们,他们可以在一个经济学术的观念上用冠冕堂皇的创新理由,十年如一日地口若悬河著述等身地来佐证和阐释他们关于一项可能改变经济运行“生态”的观点理念,但是,但是如果要他们把这些他们自认为可以影响经济生态气候变化的观点意见用他们阐释理论的那种执着甚至热情在现实中落地生根,我想他们就会旁顾左 右而言他的用模棱两可的专业术语,又分门别类地阐明我们不能通俗易懂的学院派思想。
前年夏天在北大,我听一个大师级经济学家用他新颖的对时事经济发展问题的感悟在台上“振聋发聩”的演讲,近两个小时竭嘶底里的激情表白,我实在听不出老学究到底该影响我们去思考什么?还是我们该对目前的中国社会经济现象负起什么责任?临了,有学生上台对口若悬河的大师恭恭敬敬加添了一杯热茶,问他说,先生这样忧心忡忡,至于废寝忘食,我是个见识浅薄的学生,除了能帮您掺点热水,我实在不知道我能在您的观点中接受或者领悟到什么?这先生于是默默端起茶杯神情慨然地离去,剩下一些瞠目结舌一些鼓掌欢呼的听众。
归根结底,任何形式的经济状态都不能离开商业实体的良性运作。
著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世界经济体成功的典范,他的经营法则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就是:除了接受,就去创造。接受现实条件是奋斗前提,创造品质优秀的产品牢牢控制市场主动权是 保证任何情况下不违背前提。我今天写这封公开信给您,算是我这些年给您工作作风和思想观念的一点概括或者认识;也是我作为一个老兵,对您经济政策的初浅的建议。记住,请抓住机遇,优先发展交通能源环境这三个主题;至于别的,自然会有人去做,而且因为放手,别人可能做的更好!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善于驱使眼明手快又勤奋好学随时随地有准备的人们!
有所得必有所舍。当务之急,请您立刻在交通,能源,环境上下大功夫,做足文章。民族复兴,在此一举!
中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中国志愿者联合总会
大中华锦绣河山计划设计组
中国沙漠建设(志愿者)兵团筹备组
中国转业军人安置暨福利基金会
上官凤笠 宋友洲 王红旗 魏晨光
2014.11.8日凌晨1点至7点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