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图片由上官陶欣整理)
《忆杨绛》
上官凤笠
百年孤独出《围城》,
羞涩当年遇钱君;
床头先翁存旧照,
膝下孤女幻余音;
碧窗怅望舍利塔,
白发倾诉阿南经;
午夜释卷《我们仨》,
斑斑血泪故人心!
(杨绛先生近影:图片由上官陶欣整理)
丙申四月二十(2016.05.26)日凌晨00:44分,再读杨绛先生遗著《我们仨》,字字血,声声泪;通篇忆念,浮光掠影一百年;满纸辛酸,低吟浅唱五千言;予少时读书,记得韩愈《祭十二郎文》,每读则失声痛哭,揪心捏肺一般,今读杨绛先生之《我们仨》,亦复如是。唉,非杨绛,无以有此肝肠寸断之祭文;非杨绛,韩昌黎之文风几无人矣!
广元上官氏即日于中国沙漠建设(志愿者)兵团执委会中原局中州指挥部
(杨绛先生在书房:图片由上官陶欣整理)
附录:
【杨绛今日凌晨去世,享年105岁】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由杨绛先生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 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杨绛,原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少年时代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读书。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当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1935年与钱锺书结婚,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英国、法国留学。1938年秋回国,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1949年后,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杨绛先生的第一部作品为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于1934年初发表于《大公报文艺副刊》。1940年代初,她连续创作了喜剧《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这两部剧本写作和上演于抗战时期沦陷后的上海,当时引起很大反响。1980年代以来,是杨绛创作的“新时期”,她以散文和小说两方面的创作成就引起世人注目。其散文代表作《干校六记》出版于1981年,畅销于整个1980年代,在港澳台均出版了繁体字单行本,并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外出版。小说代表作《洗澡》(意即洗脑筋,系国内最早反映知识分子改造的文学作品),出版于1988年,在知识分子当中引起很大反响,作品亦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