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9日“海峡两岸佛医会议”在厦门市石室禅院隆重召开,首届会议以“佛医药健康发展”为主题,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家宗教局、中国社科院相关领导及各界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出席活动。
海峡两岸佛医会议是由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中国社科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中国宗教学会、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北京中医药大学海峡两岸中医药交流与合作研究所、共同主办。经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以及国家宗教事务局同意,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的两岸交流会议。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就佛医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中的作用、佛教界对于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等议题展开交流与对话。
中国国际新闻报业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国际新闻报社社长、世界禅商联合会创会会长杨洋先生受邀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杨洋主席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健康是促进人类活动的基本条件,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面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提出的“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宏伟目标,凸显了国家对维护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中国国际新闻报业集团愿携《中国国际新闻报》、中国国际新闻网、世界禅商联合会对海峡两岸佛医会议鼎力支持,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给人民增加更多的健康福祉。

杨洋主席接受人民网专访
海峡两岸佛医会议将围绕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改革做法;聚焦大健康产业领军企业、行业精英、先锋产业,借鉴其生存模式;致力于生态保护、绿色开发;探讨大健康生态基地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内容进行交流。同时,回顾十二五取得的辉煌成就,剖析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展望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壮美蓝图。
海峡两岸佛医会议还将启动中国科学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公共卫生领域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联合成立)与相关单位共同发起的“大健康产业发展计划”。该计划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挖掘传统中草药原材料,推动道地原产地发展,打造传统+互联网相结合的中华佛医药传播基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发展理念,明确健康中国建设的社会发展目标。健康中国建设既要实现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与婴儿死亡率等硬性指标,也要构建人人享有健康的理念与实践,全面提高健康人群的数量和质量保障。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医疗卫生资源,“治未病”的理论与实践对养生保健、亚健康调理与慢性病、突发性疾病防治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提高国民整体健康素质,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坚持中医理论自信、实践自信和学术自信,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的作用,既是国家、民众的期望,更是中医药人的历史使命。可以说健康中国建设对医药卫生人才,特别是中医药人才队伍提出了新要求。传承创新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应立足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致力于提高防病治病能力、调整人才队伍结构,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总之,积极构建适应健康需求中医药人才队伍,努力实践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减少突发事件,使中医药在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形成健康幸福的社会格局贡献力量。唤醒“健康中国”的全民通识,让健康中国成为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