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消息:(实习记者 徐帆)台湾书画家张克晋书画展9月21日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盛大开幕,张克晋书画展由陕西省文物局和西安碑林博物馆主办,西安如是企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作为本次书画展活动的承办方,书画展的展期将持续到2012年10月5日。
张克晋教授字子健、号瑞楼,祖籍陕西省兴平市,一九五七年出生于台湾省台中市,后移居台北市至今,斋馆为玲珑山房。毕业于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文学博士,任教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东吴大学及其他院校之讲座教授。张克晋教授自大学的专任教学转为专职专业的书画、文物、艺术、美学等研究、教学、创作以来,除不定时参加各种联展以外,至今已举办了八次个人书画展,在深厚的楷书笔墨根基下,多年来致力于行书之美的研究与创作,得闲亦兼篆、隶。平日除了教学研究与创作外,多浸淫于古典文学及数千件的古碑帖原拓本及古字画、文物收藏及研究中,并长期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书画及文物,揣摩涵融古今名家巨匠之用笔与神韵,并发而为壹己之风格。作品无论中堂、条幅、对联、手卷、册页、小品,其墨色、行气、分间布白、落款、用印皆讲究精到,而书画用纸皆精雅多样,更为众所称道。书品内容皆为唐、宋、元、明典雅之诗词,细细观之,书品与文学自然的结而为壹。作品内容即为佛家语,亦不牵俗,内容检求圆融而禅韵深雅。自诩为“三秦公孙”的他一直有一个夙愿,就是在他毕生向往的西安碑林这座中国古代“书艺圣殿”举办一次书画个展。
之于陕西,除了祖籍是陕西兴平,根在陕西外,张克晋还有个特殊的身份,他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特约研究员,“说起对老家的情感,1988年第一次回来时,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碑林博物馆。”
张克晋说,现在回西安来吃的陕西饭,从小在家里也吃。张克晋台北的家里,还有个正宗的陕西厨师,家里吃的辣子面也还都是按照陕西传统的方法制作的。他跟父母用陕西话交流,“只是没有土生土长的老陕正宗。”
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钟明善为张克晋书画展揭牌
张克晋书画欣赏
张克晋书画展欣赏二
张克晋书画展欣赏三
书法家钟明善和中国炒作第一人、西部新闻网总编张龙欣赏书画展
企业界名流翟军军等受邀参加画展
三十余年前,张教授虽与喻仲林先生习工笔花鸟,然近十多年以来,己全心投入传统山水画作,于名山大川及宋、元、明诸家中汲取笔墨功夫,水、墨、色之用法,不取釺秾,但求清雅,画合胸中意趣。在当今壹片力求创新之风潮中,张教授沉静的回到传统,乐游在传统书画地无限生机里,并走出壹己之风格。近二十年,五十余次深入走访大陆名山摩崖,各碑林宝库、石窟寺及无数大小博物馆、考古遗址、历史名胜,极力将所学与实际相互结合,印证与涵融,并期能在教学与创作中落实,以自己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基,深深了解书画非徒只是挥笔成字、成书而已,生活理念,格局器识,人品学问,皆会在笔下真实的呈现出来。张教授事师至敬至诚,授业戴兰村先生门下,奉事台静农先生、汪中先生席丈,三十年不辍,几位恩师大贤之道德学问是张教授终生追企的。在谈书、研究、教学、创作的历程中,张克晋教授的兴趣及特有专长也极广泛深入,于学术方面专研丝绸之路文化,在两岸文物界是知名的文物研究及教学学者,文物精品收藏极浓,专长于鉴定,尤精于历代碑刻及拓本、书画、古陶瓷、玉器、家具、青铜器等文物的研究,对于文房具、古琴、古建筑园林、佛教艺术、养兰、栽竹、茶艺皆有精深的造诣。书画、文史、文物的教学是张克晋教授的传承使命,正派与正统是张克晋教授的教学坚持。因为文学根基的扎实深厚,在写诗、作对及书画作品上总能表现出张克晋教授的才华与文气。
中国炒作第一人、西部新闻网总编张龙和张克晋老师
西安如是企业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勋和书画家张克晋
被外界形容为文人的气质、教授的专业,文化资产的保护以及谈天说地的潇洒风度,在文化界才华横溢的书画家张克晋,16日起在孟焦展出其作品,主办单位表示张克晋的作品很有看头,欢迎参观。张克晋教授书画凸显其书生本色,各界对其书画成就除表赞赏外,也从其理论讲学中获益良多,书画鉴赏家陈明贵、曹昌顺、廖世越、吴漳荣、蔡忠南等人表示,书画家张克晋教授今年的作品有别于往年的展出,今年的特色在于他的用笔用墨更加细致,清清爽爽的感觉,总是让人爱不释手。
古典书画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元素,典雅与传统是中国文人书画谨为恪守的理尚与笔法,张先生的书画作品很好地坚守和传承了这样的旨趣,因而他的书画,特别是他的山水画与行楷书,古意盎然,温婉天真,清新秀雅,颇有禅意。先生学养丰涵,胸襟追古,绝尘朴雅,对书画悟性颇高。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静赏先生的作品,顿感内心之清凉,裁化思想之块滞。
本次展览共展出先生近年精品力作60余幅。展览的成功举办将会进一步促进两岸文化艺术合作交流,见证两岸炎黄子孙对传统文化的一以贯之与不息相传,最后希望张克晋的书画展取得圆满成功! 更多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于【西部新闻网】 http://www.xibuxinwen.com 原文链接:http://www.xibuxinwen.com/culture/1/092111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