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万里行影响万里品牌影响力万里影响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聚焦 > 详细内容
中国减速:GDP拯救之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2/7/16  阅读次数:1903  字体大小: 【】 【】【

       二季度GDP“破八”,但“稳增长”政策反映平平——民资36条引来观望,结构性减税效果不佳,降息难被看好。此时发问:GDP拯救之路在何方?

       7月13日(周五)公布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二季度中国GDP增长为7.6%,近三年来首次“破八”。虽然这个数字在预期之内,但无人敢对超速下滑的趋势过于乐观。如此,“稳增长”成为时下最热的话题。

  • 货币政策不再是“手术刀”

      向河中抛出一块石子,会看到什么?无数的涟漪。现在,我们看到的持续下滑的经济数据就是这些涟漪。那么,那块石子到底了吗?如果已经到底了,我们现在更应该关心的是水底的情况,而不是水面的这些涟漪。   

      二季度GDP“破八”基本可以确定,但“稳增长”政策反映平平,经济复苏受阻与刺激重返之间的风险并未减少。在这些一路下滑的经济数据中,引起担忧最多的是GDP(国内生产总值)和PM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前者虽然持续减速,但是触底形势日渐明朗,而后者情况复杂,回升尚难确定。也正是PMI的持续走低,使得经济难言向好,即便是信贷放松,微观层面仍不见起色。   

     ... [详细]

  • 朱海就:经济增速下滑不需要对抗

      二季度经济增速下滑至7.6%,为近年来的一个低点,我们对经济增速的下滑不应感到意外,因为这完全是市场的正常反应,是经济规律确发挥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速的下滑,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投资这个发动机熄火,过去几年,政府由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承担了大量的债务,地方政府的债务超过十万亿,仅铁道部的负债就超两万亿,高企的债务导致政府的投资能力大大下降,另一方面,出口由于外部市场受到了欧债危机的影响也大幅度地下降,加上有消费能力的人群因归还房贷及对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的担忧等种种因素抑制消费,在上述所有因素的作用下,经济增长必然是要出现下滑的。   

      下滑是经济规律自发地起作用   

      任何依靠信用扩张刺激的经济... [详细]

  • 如何“保增长”?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持续减速,企业效益明显下滑,许多人开始担心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5月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力求“稳增长”。对于这些措施的力度、效果和副作用,目前存在很大争议。也有人认为政府应该加大信贷支持,甚至放开房地产调控,才能保证经济较快增长。   

      短期内加速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放松房地产调控的确都可以保投资、保增长,但是,要做到经济明后年仍能够持续稳定的增长,靠政府不断加大投资是不可能的。加速结构改革和经济转型,才是“稳增长”的持久之道。   

      首先,目前经济下滑有相当的结构性和长期性因素的作用,并不仅仅是暂时需求不足,短期刺激一下即可以解决问题的。欧... [详细]

  • 王石:以GDP为准绳的发展模型必须转变

      7月13日消息,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二季度GDP增幅放缓至7.6%,为三年最低水平。今日早些时候,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王石表示,一切以GDP为准绳的经济发展模型必须转变。

      

      王石在微博中称,“为了今天,子孙的明天、国家的健康发展,一切以GDP为准绳的经济发展模型必须转变;放慢步伐。”

      

      此前经济学家普遍预期,中国第二季度GDP增速或将从第一季度的8.1%降至7.6%,成为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数据公布后欧元跌至日内低点。  

      

    ... [详细]

  • 吴晓求:中国应习惯7%至8%增长率

      今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上半年及二季国民经济数据。初步测算,2012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270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二季度环比增长1.8%。上半年和二季度GDP双双“破8”,创下近3年以来新低。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在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采访时表示,上述数据属正常现象。他说,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平台,已经习惯了7%至8%的增长率,没必要再去追求保8%至10%的增长速度。   

      吴晓求认为,中国接下来应当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应从稳增长、调结构等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包括调整投资结构、税收... [详细]

  • 新华社:中国刺激举措还有较大空间

    刺激举措不能走钢丝

      新华社周日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写道,中国良好的财政状况和温和的通货膨胀将为政府推出更多刺激举措提供较大空间。   

      新华社报道称,财政政策方面,中国财政赤字率不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国债余额不到GDP的20%,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文章称,货币政策方面,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续回落正在为货币政策创造更大空间。   

      评论文章写道,处于较高水平的存款准备金率仍有较大调整空间。
    [详细]

  
来源:九个头条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主办:央媒时代产业创新发展促进中心
联合主办: 北京东方视报传媒  广州报加视传媒 

指导:全国重质量守信用品牌单位创建活动组织委员会
央媒品牌万里行活动组委会  子贡儒商(北京)文化研究院
中国儒商文化研究会(中国实学研究会儒商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 
中国儒商编辑部  中国乡土书画艺术研究院  中国国际名牌发展委员会  中国乡土艺术团
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民俗文化专业委员会  世界华人商贸联谊总会权威品牌评审委员会
支持:华商杂志社  世界论坛报  世界华商联合会  求实当代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中国营销学会  北京国研和谐研究中心   中元品牌价值研究中心
广东省小商品协会  深圳市小商品协会  
E-mail:zgjdft@126.com   
工作QQ:981680790